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
首页 > 法律百科 > 法律法规 > 法律知识

被狗咬伤后的责任如何认定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0 阅读:2


被狗咬伤后的责任如何认定?

 

被狗咬伤后的责任划分需结合具体情形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及相关法规综合判定。以下是定责的关键要点及处理建议:

 

一、责任划分原则

狗主人全责情形

未尽管理义务:未拴绳、未戴嘴套、未办养犬登记证,或放任狗进入公共场所(如小区、公园)。

违反禁养规定:饲养烈性犬、大型犬等禁养犬种。

流浪狗责任:若能证明原主人遗弃或长期喂养流浪狗,原主人或喂养人需担责。

受害人过错情形

故意挑衅:如主动殴打、恐吓狗,导致被咬。

重大过失:如无视警示标志擅自进入私人养犬区域。

混合过错

双方均有过错时,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(如狗未拴绳但受害人故意激怒狗,可能各担部分责任)。

 

二、法律依据

《民法典》第1245条: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,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担责;能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,可减轻责任。

《民法典》第1246条: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(如未拴绳)造成损害,饲养人或管理人需担责;能证明受害人故意,可减轻责任。

《民法典》第1247条: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损害,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(即使受害人故意,也不免责)。

 

三、处理步骤

现场取证

拍摄伤口、狗的特征、事发地点照片/视频。

留存目击者联系方式。

报警并要求警方出具《接处警记录》。

医疗处理

立即就医,保留病历、发票、疫苗接种记录。

协商或诉讼

协商:要求狗主人赔偿医疗费、误工费、交通费等。

诉讼:若协商不成,可向法院起诉,主张赔偿(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)。

 

四、特殊情形

流浪狗:若长期被同一人喂养,喂养人可能被认定为“管理人”而担责。

公共场所管理方:如商场、公园未尽安全保障义务,可能承担补充责任。

 

五、建议

优先通过社区、物业调解。

若伤情严重(如需手术、毁容),建议委托律师处理。

提示:养犬人应严格遵守当地养犬规定(如拴绳、办证、接种疫苗),否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(如罚款、没收犬只)及民事赔偿。

 

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

法律问题咨询电话:18916469285

业务范围:律师会见,取保候审,刑事无罪和轻罪辩护(主任律师带队,30年刑事案件办理经验,一对一服务。)

其他业务:民事纠纷类离婚纠纷、借贷纠纷、遗产继承纠纷、劳动纠纷、邻里纠纷、交通事故纠纷等。


上海律师事务所
关键词: 被狗咬伤后的责任如何认定?
备注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资料整理,如果文字和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 投诉邮箱:zhangyufa2021@163.com
遵纪守法 打造口碑律所
诚信经营 塑造品牌形象
为民服务 提供法律援助
勤学苦研 学法护法普法

首页

电话咨询

在线咨询

在线客服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