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
首页 > 法律百科 > 法律法规 > 法律知识

什么是明股实债?

发布日期:2025-04-30 阅读:11


什么是明股实债

 

明股实债是一种创新的金融交易模式,指表面以股权形式投资,但通过协议约定实质为债权融资的交易安排。其核心特征是“名义入股,实质借贷”,兼具股权和债权的双重属性,常被用于规避监管或优化财务报表。

 

一、基本结构

参与方:

投资方(如信托、资管计划、私募基金)

融资方(通常为资金需求方,如房地产企业、地方政府平台)

第三方(如融资方股东、关联方,提供担保或回购承诺)

操作流程:

投资方通过增资或股权转让成为融资方股东(或项目公司股东);

签订《股权投资协议》《远期回购协议》等,约定:

固定收益回报(如年化8%-12%);

融资方或第三方承诺到期回购股权;

投资方不参与实际经营,不承担股东责任。


二、核心特征

股权外观,债权实质

工商登记为股东,但无实际控制权、分红权或剩余财产分配权。

固定收益承诺

通过“预期收益分配”“业绩补偿”等条款,确保投资方获得保底回报。

刚性退出机制

约定回购条款(如3-5年后融资方按本金+利息回购股权),或设置对赌条件(如未达业绩目标则触发回购)。

隐性债务属性

融资方资产负债表不直接体现负债,但需按期支付“收益”,实质增加偿债压力。

 

三、典型场景

房地产融资:房企通过信托计划引入资金,以股权形式投资项目公司,到期由房企回购股权。

政府平台融资:城投公司通过资管计划募集资金,地方政府出具“财政承诺函”隐性担保。

并购杠杆:收购方以股权形式支付对价,同时约定被收购方未来溢价回购。


四、监管态度与风险

监管界定(中国):

银保监会、财政部等明确禁止明股实债,要求金融机构穿透核查资金用途。

2017年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规定: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“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”中隐含的明股实债结构。

主要风险:

融资方:到期回购压力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,隐性负债导致资产负债表失真。

投资方:若融资方违约,股权回购义务可能无法履行,且优先受偿权低于普通债权人。

监管风险:被认定为违规融资,相关方可能面临处罚(如信托计划被提前终止)。

 

五、与真实股权投资的区别

对比维度 明股实债 真实股权投资

收益来源 固定回报+回购溢价 分红+股权增值

风险承担 融资方兜底,投资方不承担经营风险 共享收益,共担风险

治理参与 不介入管理,无表决权 参与董事会,行使股东权利

退出方式 刚性回购条款 通过IPO、并购或二级市场转让退出

 

六、案例解析

某房企信托融资案例:

操作:信托计划向项目公司增资3亿元(持股49%),约定3年后房企按12%年化收益回购股权。

实质:信托资金实际为3年期贷款,房企通过股权形式低成本融资,规避“三道红线”监管。

风险:若项目销售不达预期,房企可能无法按期回购,导致信托计划违约。

总结

明股实债是金融创新与监管博弈的产物,其本质是“以股之名,行债之实”。对融资方而言,可优化负债结构、降低融资成本;对投资方而言,能以股权形式获取债权收益。但因其隐蔽性和监管套利属性,已被纳入强监管范畴,实践中需谨慎评估合规风险。

 

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

法律问题咨询电话:18916469285

业务范围:律师会见,取保候审,刑事无罪和轻罪辩护(主任律师带队,30年刑事案件办理经验,一对一服务。)

其他业务:民事纠纷类 离婚纠纷、借贷纠纷、遗产继承纠纷、劳动纠纷、邻里纠纷、交通事故纠纷等。


上海律师事务所
关键词: 什么是明股实债?
备注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资料整理,如果文字和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 投诉邮箱:zhangyufa2021@163.com
遵纪守法 打造口碑律所
诚信经营 塑造品牌形象
为民服务 提供法律援助
勤学苦研 学法护法普法

首页

电话咨询

在线咨询

在线客服系统